正文

最新入秋進程圖出爐!秋分至,這份養生攻略請收下

shiyingbao

秋分是骨質疏松患者

腰腿等周身疼痛的高發時期

應季節變化

做好日常調護

將會減少骨質疏松帶來的痛苦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骨五科主任醫師黃宏興

與大家聊聊秋分養骨這件事

01.早睡早起,健康飲食

秋分后寒氣逐漸上升,夜越深寒氣就越重,所以盡量早睡,十一點前入睡,早上早起,有利于陽氣的舒展,因此應順應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營養供應,最好配合多吃富含鈣、磷、蛋白質、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吸收)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可多吃牛羊肉、魚肉、瘦肉、雞蛋以及大量的新鮮綠色蔬菜和水果,同時做到低鹽飲食,少喝飲料,戒煙限酒。

秋分后多以涼燥為主,晝夜溫差大,要注意適當添衣防寒保暖,但又不可過多過早的加衣服,古語云要“春捂秋凍”。

02.泡腳+曬太陽

強骨事半功倍在秋分當令之時,借助陰陽消長的變化,可以適當泡腳,溫通陽氣、祛風散寒,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曬太陽是能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利用,增加骨密度,曬太陽最佳的時間是上午8-10時與下午4-6時,時間不超過30分鐘。

3.適當運動,活動筋骨

運動可以減少骨量丟失的程度、保持運動能力,減少骨質疏松帶來的骨折可能。秋季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運動,比如跳舞、慢跑、散步、太極等,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以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最佳,運動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宜太陽升起之后開始,太陽落山前結束。

除此之外

飲食也是秋季養生一大重點

“燥”是秋季的主氣

中醫有“燥令傷肺”之說

秋季養生飲食需要滋陰潤燥

養胃吃南瓜:秋分節氣過后,氣候漸涼,是胃病多發時節,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是秋季暖胃護胃佳品。

進補需有度:“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分時節進補不可太過,要適量。忌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忌慕名進補,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無益。

飲食潤且酸:根據秋季“燥者潤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則,可適當多吃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薺、橄欖、百合、銀耳、蘿卜、豆漿等。另外,酸甘化陰,還宜進食一些帶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蘋果、芒果、楊桃、柚子、獼猴桃、檸檬、山楂等。

今日秋分,祝您秋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