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三棗,長生不老”,紅棗能健脾生血,但有6種吃法要注意。
大家都知道,紅棗是一種很普通的水果,同時也是一味健脾生血的“補益”藥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醫圣張仲景的《傷寒論》里,就有很多關于紅棗的用法。
可以說,“大棗(紅棗)”是張仲景非常喜歡運用的中藥。
時至今日,大家對于紅棗的理解,有很多種養生諺語來歸納,比如 “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五谷加小棗,賽過靈芝草”。諸如此類
尤其對很多女性朋友來說, “一天吃仨棗,一輩子不顯老”的說法,更是讓她們對紅棗抱有一種“崇拜”的心理。
于是,我們也就能經常見到,很多女性朋友喜歡用紅棗來當零食。一來滿足了愛吃零食的小愿望,同時也起到補益身體的作用。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先問一個問題:你也有抱著大紅棗猛吃的經歷嗎?吃完之后,您是不是并沒有什么被“補益”的感覺?
如果古人、尤其是醫圣張仲景沒有欺騙我們的話,那為什么吃了那么多紅棗,還是沒有見到氣血充足呢?
要知道,對我們現代人而言,只要自己愿意,完全可以用紅棗來當飯吃。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張仲景并沒有騙我們,歷代醫家的總結基本也是合乎實際的。也就是說,紅棗能健脾生血,是不需要懷疑的。
但是,之所以很多人長期吃紅棗,也未見身體有什么明顯的好轉,原因可能是“吃法”有點不對。
簡而言之,吃紅棗能養生,一定程度上對健康有益,但吃法也有如下3點需要注意:
1、吃紅棗,不是吃屬于新鮮水果的紅棗:
對于中醫來說,新鮮紅棗和干的紅棗是完全不同的。鮮棗性味甘涼,多吃容易讓人內生濕熱,出現肚子脹、口中煩渴的表現。
這個觀點,清代養生書《隨息居飲食譜》里明確說道: “(鮮棗)最不益人,小兒尤忌。”
所以,想要吃紅棗來補益身體,尤其是想補益氣血、健脾益胃的話,需要吃的是甘品紅棗。至少是新鮮紅棗生曬干之后的半成品。
2、其次,干紅棗性味滋膩,容易膩脾礙胃:
曬干之后的紅棗,性味方面就有了明顯的變化,首先從涼性變成了溫性,確實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安神。
還可以解一些草藥的毒性,所以很多中醫方劑里會出現紅棗,它可以調和諸藥,變成最適合脾胃吸收的樣子。
但是,紅棗在健脾的同時,其實也有“膩脾礙胃”的可能。這兩個現象并不相悖,也更體現了中醫“過猶不及”的精神。
紅棗曬干之后,即使不進行蒸煮,也會明顯“糖化”,含有很多的糖分。而“甘味”是入脾的,所以紅棗健脾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正因為紅棗“多糖”的特點,如果一次吃得太多,就可能阻滯脾胃的氣機,影響脾胃的腐熟與運化,從健脾而變成傷脾了,這是需要注意的。
3、紅棗能健脾生血,但更多偏于“補血”:
關于紅棗的功用,歷代醫家的描述中無費4個字概括:健脾生血。
這4個字其實算是一個偏正詞組,雖然是生血,但有一個前提是“健脾”。所以,紅棗的補血生血,和熟的阿膠之類的補血是不同的。
紅棗的補血生血,主要就是健脾生血。根據“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需當速固”的至理名言,補氣屬于“功能”上的調理,而“生血”則屬于“性質”上的變化。
因此,紅棗的健脾生血,可以看作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長沙藥解》:“大棗,補太陰之精,化陽明之氣,生津潤肺而除燥,養血滋肝而息風,療脾胃衰弱。”
4、根據產地不同,紅棗也有多種選擇:
在中藥理論里,道地藥材的說法是很有廣泛的。而生活中“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說法更是家喻戶曉。
但是,紅棗的“道地藥材”雖然沒有這么明顯的地域差異,但也有一些細微的不同:
一般都認為,北方出產的紅棗肉厚堅實,補力最勝。如果是要補脾,適合選用北方產的大紅棗。而小紅棗則更偏向于補養心血,還能緩解因為焦慮緊張而引起的失眠問題。這又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5、紅棗還能生濕熱,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吃:
《隨息居飲食譜》:“(紅棗)多食皆能生蟲、助熱、損齒、生痰。凡小兒、產后、及溫熱、暑濕諸病前后、黃疸、腫脹、疳積、痰滯,并忌之”。
因為紅棗性味甘溫而膩,容易內生濕熱。所以,中焦濕熱的人最好別吃。有的人吃了紅棗之后,或者喝點紅棗水之后,嘴里會有異味、眼屎增多,這就是濕熱加重的緣故。
根據地域分布來說,南方人本身濕熱就重,即使濕熱只是少許加重也會比較敏感。因此,南方人用紅棗煲湯時,可以去掉棗核,也就最大可能避免了加重濕熱。
同時,體質偏熱的人,也不適合多吃紅棗。尤其一些素體有熱的女性朋友,如果在生理期吃紅棗,有可能使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等等。
既然紅棗是補益之品,外感表證的人當然就需要忌口了。比如感冒發燒、痘痘叢生的時候,紅棗就暫時不要吃了。
6、最后,介紹一種紅棗補脾、養血、又不給膩脾礙胃的吃法。
先把紅棗洗干凈,蒸鍋里的水加足,紅棗上屜蒸20分鐘。蒸完后拿出來晾半天,也可以放到通風處風吹晾曬;半天后再上鍋蒸20分鐘,然后再取出晾干;如此反復3次,就成了“三制大棗”。
三制大棗外觀上是皺巴巴的、卻又晶瑩紅亮。通體軟綿綿、甜絲絲的,棗香和風味都完全釋放出來了。
最大程度地釋放了紅棗的濃香、甘甜,從原本干渣渣的口感,變得濃厚、軟糯,棗皮微脆。即使放置的時間久一些也不會干燥。更利于消化和吸收,健脾、養血的作用也更強一些了。這種“三制紅棗”每天吃3到5顆就可以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