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日小暑,按老傳統:要“食新”,吃2肉,忌3事,助全家順利入伏

shiyingbao

7月伊始,即將迎來今年的第11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小暑。老話常言,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句民間諺語,可以說是將小暑時節的氣候特點形容得非常到位。進入小暑后,天氣愈發悶熱,人就像被困在一個大蒸籠里一樣。

老祖宗們代代相傳下來的飲食智慧里,總是跟二十四節氣密不可分。不同的節氣,適合吃的食物也各不相同,正應了那句“順時而食”,飲食要根據節氣特點來安排。小暑將至,面對即將到來的三伏天的挑戰,大家可要提早做好準備。

明日小暑,按老傳統:要“食新”,吃2肉,忌3事,助全家順利入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小暑要“食新”

小暑到來,民間最常見的習俗之一,莫過于“食新”了。所謂的“食新”,指的就是將新打的米、麥磨成粉,再做成面食,全家老小一起吃。小暑食新背后,代表的是人們對豐收年的祈愿,以及對糧食的感恩和珍惜之情。

【推薦食譜:西紅柿雞蛋面】

食材準備:西紅柿2個、雞蛋2個、面條200克、小蔥1根、食鹽少許、生抽2勺

1、西紅柿洗凈,對半切開,去除果蒂后切滾刀塊;雞蛋敲入碗中,加少許食鹽打散;小蔥切末;

2、熱鍋加油,倒入蛋液,煎至蛋液半凝固后,鏟成小塊盛出來備用;

3、往剛剛的鍋中倒入西紅柿,大火翻炒至西紅柿出汁后,倒入雞蛋,翻炒均勻后,往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下面條,煮至面條變熟軟后,加2勺生抽,攪勻即可出鍋,可以在上面撒點蔥花做點綴。

小暑吃2肉

1、羊肉

在我國北方很多地區,都有小暑吃羊肉、喝羊湯的習俗。一來因為氣候炎熱,人們長時間在空調房里呆著,容易出現寒氣入侵的情況,吃羊肉可以緩解因此帶來的不適;二來羊音同“陽”,還有“補陽”的寓意。

【推薦食譜:清燉羊肉湯】

食材準備:羊肉500克、大蔥1段、生姜片5片、料酒1勺、食鹽適量

1、羊肉提前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個小時,過程中換幾次水,將羊肉中帶有的血水泡出來,然后放入沸水中,加1勺料酒,焯燙至表面有浮沫出來后,撇去浮沫,撈出來清洗干凈;

2、將焯燙過的羊肉、大蔥、生姜片一起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1個小時,出鍋前加適量食鹽調味即可。煮好的羊肉湯,也可以用來下面條吃。

2、雞肉

在我國民間,素有“小暑一只雞,一年好身體”之說,即小暑期間要吃點雞肉補補。雞肉屬于白肉類食材,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點,并且適合的吃法也非常多。如果追求低熱量飲食,可以選擇吃雞胸肉。下面就分享一個雞胸肉超級下飯的做法。

【推薦食譜:線椒炒雞胸肉】

食材準備:雞胸肉150克、線椒5根、大蒜3瓣、料酒1勺、生抽1勺、蠔油2勺、蜂蜜1勺、生粉1勺

1、雞胸肉清洗干凈,用廚房紙巾擦干表面的水分,然后切成小塊,加1勺料酒、1勺生抽、1勺蠔油、1勺蜂蜜、1勺生粉,抓勻腌制30分鐘;線椒洗凈后切成圈狀,大蒜切末備用;

2、熱鍋加油,放入蒜末和線椒炒香,再倒入雞胸肉,翻炒5分鐘左右,待雞胸肉熟透后,往鍋中加1勺蠔油,炒勻即可出鍋。

小暑忌3事

1、忌吃過多寒涼食物

小暑到來,正是氣候潮濕悶熱的時候,有些人喜歡吃寒涼食物來降溫,如雪糕、冰飲等。這一冷一熱瞬間交替,往往容易影響到人的腸胃,還存在飲食衛生的隱患。因此,小暑到來,一定要忌吃過多寒涼食物。

2、忌冷水淋浴

天氣炎熱的時候,除了吃寒涼食物外,有些人習慣通過洗冷水澡的方式來解暑降溫,特別是剛從外面回來滿頭大汗時,沖個冷水澡能讓人瞬間涼快。但在老祖宗看來,這可不是什么好的生活方式。

小暑冷水淋浴,特別是剛運動完后立即洗冷水澡,容易導致體表擴張的毛孔瞬間收縮,身體熱量會積聚在體內散發不出來,還容易導致中暑和感冒。

3、忌空腹喝茶

熱天,人特別容易出汗,因此會造成體內水分的大量流失。適量喝點茶水,可以補充水分,緩解暑氣帶來的不適。但是,有些人習慣早上空腹喝茶,這就不是什么好習慣了。這是因為人在空腹的時候,胃里含有大量的胃酸,茶水會稀釋胃液,影響到人體的消化機能。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隨手點個關注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