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陽氣最盛的季節,
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是新陳代謝的時期,
陽氣外發,伏陰在內,
三伏的特點是燥熱,
“熱”以“涼”克之,“燥”以“清”驅之。
因此,清燥解熱是三伏養生的關鍵。
養
生
誤
區
誤區一
伏天不能吃冷飲
有觀點認為,伏天堅持喝熱水,這樣才能把體內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而且一口涼的飲品也不能碰,否則損害陽氣,破壞人體免疫力,增加患病的概率。事實果真如此嗎?
寒與熱為一對自然屬性,也代表著陰陽,如《黃帝內經》“寒熱者,陰陽之征兆也”。健康的機體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對于伏天養生存在最多爭議的是,伏天陽氣盛,喝冰飲,屬性為陰,則傷陽氣,致陰陽失去平衡乃生疾病。這種說法太過絕對。一部分人喝冰飲確實出現了腹瀉等癥狀,這是因為體質的不同,陽虛體質人群本就陽虛,飲用陰寒之品使本虛之陽更虛,所以不能飲用,那么對于平和體質人群,飲用少量冰飲解暑未嘗不可。
誤區二
“以熱制熱” 多吃羊肉和生姜
網絡熱傳一則養生帖:“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稱三伏天吃羊肉、喝羊湯可以“以熱制熱、發汗排毒”。此外,“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也是同理。那么,伏天吃這些熱性食物真的更利養生嗎?
這樣非但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生姜和羊肉屬辛熱食物,如果是陰虛體質、濕熱體質和部分氣郁體質的人群并不宜多吃。但是對于一些特殊人群,這種養生方式就很適合,比如暑天食用過多寒涼食物解暑的人群,易損傷脾胃、耗損陽氣,適當進食一些辛溫散寒的食物就可消除這些副作用,這就是所說的“以熱制熱”的含義。如果沒有喜食冷涼食品的習慣,或者一直在吃溫熱的食物,或者本身就是熱性體質的人群,“以熱制熱”養生法只會“火上澆油”引起人們上火。
誤區三
一味喝綠豆湯
喝綠豆湯解暑,是夏季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種保健方法。但是,每天大量喝綠豆湯,甚至當水喝這樣真的解暑嗎?
綠豆湯寒涼,過長時間飲用易傷脾胃,一般來說,綠豆湯一周喝2~3次,每次1碗即可。此外,從中醫角度看,陽虛體質或體內偏寒涼的人,如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癥狀,不宜多喝綠豆湯,而血虛血虧的人同樣也不適合喝綠豆湯。
誤區四
只防暑不防寒
三伏天防暑是第一位的,但這并不代表夏季不需要防寒。尤其是對于夏季喜食冷飲、愛吹空調的人來說,更要注意“防寒”。
首先,切不可24小時吹空調。從戶外回到空調房時,最好將空調先調到較高的溫度而后逐漸調低,讓身體慢慢適應。
其次,大汗后不要猛沖涼水澡。
這會使處于散熱狀態的毛孔很快閉合,導致體內熱量無法散發,甚至有人會因為腦部血管突然受到冷刺激收縮而出現供血不足,導致眩暈甚至暈倒。
誤區五
過度鍛煉
人們經常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夏季在公園、廣場隨處可見暴走的中老年人,雖大汗淋漓,仍堅持鍛煉。這樣練真的叫養生嗎?
大汗會耗傷人體陽氣和津液,尤其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盛夏過度運動,因為出汗多會導致血液黏稠,容易引起心臟病、腦梗等病的發生。
“三伏天”養生要以避暑為主,靜以養心,多靜少動。此時鍛煉一定要避開高溫,在陰涼的地方、涼爽的時間進行,宜做體操、散步、打太極等輕度運動,只要微微出汗就好了,不宜運動量過大。
三
伏
養
生
「養腎陽 排寒邪」
三伏曬背
補一身之陽
曬背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那就是不需要求助他人,不受場地的限制,方法也很簡單。
后背上有兩條非常重要的經絡:膀胱經和督脈。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督脈是陽脈之海。
三伏這40天里,每天上午9點~11點的時候,外出曬10~15分鐘即可,曬的時候最好戴一頂遮陽帽。
「養脾胃 祛濕邪」
清熱利濕
健脾和胃
酷暑時節,飲食上可吃一些清熱利濕、健脾和胃、補益陽氣的食物,如赤小豆、絲瓜、西瓜、綠豆、生姜、山藥、蓮子、太子參、白術等。
「調息
靜心」
夏氣之應
養長之道也
夏屬火,與心相應,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視心神的調養。三伏酷暑,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氣壓偏低、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所以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精神飽滿對外界事物抱有興趣,以利于氣機的通泄。
養
生
之
寶
“灸”是養生之寶,古語有云: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灸之。三伏天時,暑邪、寒邪、濕邪很容易潛伏在體內,趁著三伏陽氣最旺的時候來施灸,可以拔除體內的病邪和伏邪。
灸可以分為艾灸和泥灸,泥灸治療范圍比艾灸治療范圍廣一些。艾灸治療是用艾條熏熨體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方法,有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引熱外行的功效。而泥灸是一種在人體特定部位通過泥藥熱灼和熨燙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治療方法。泥灸可以選擇不同的中藥配伍,治療不同的病癥。下面我們來看看泥灸有哪些好處呢?
↑↑點擊上方圖片可直接購買!
01
借熱助陽
即借助熱力,溫壯陽氣。這種被導入的熱量,通過病灶處或特定部位在人體內可以激發精氣,鼓舞血氣運行、溫壯臟腑陽氣。
02
開門驅邪
特殊穿透力的藥物以最短的距離直達病灶,通過泥灸施灸于腧穴腠理而開啟經脈絡脈之外門,給賊邪以出路。
03
以熱引熱
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借助熱力強開外門,使毒熱外泄,將致病物排出體外。
泥灸是因每個人體質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
好熱:說明正在疏通經絡。
火辣:說明你身體寒氣好重。
好癢:說明你身體風邪重或血燥熱。
出水:說明你身體濕氣太重。
好麻:說明你身體有痛癥。
好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說明在疏通血液循環。
沒感覺:說明你身體寒氣入骨,需要多敷幾次。
↑↑點擊上方圖片可直接購買!
《扁鵲心書》中提及:“人無治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百余年壽矣。”泥灸在養生方面應用范圍廣泛,保健效果立竿見影,施灸處感覺溫暖舒服,十分輕松,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廣泛運用于養生保健中,是防病保健、益壽延年的好方法。
點擊上方關注【黃帝養生上品女人視頻號】
點亮【在看】,讓更多人走進健康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