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遺尿可能由遺傳因素、膀胱功能發育遲緩、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心理因素、泌尿系統疾病等原因引起。遺尿通常表現為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可通過調整生活習慣、藥物治療等方式干預。
1、遺傳因素
父母有遺尿病史的兒童發生概率較高,可能與控制排尿的神經發育相關基因有關。建議家長記錄排尿日記,避免睡前過量飲水,逐步建立規律排尿習慣。若伴隨日間尿頻尿急,需排除隱性脊柱裂等先天性疾病。
2、膀胱功能發育遲緩
膀胱容量較小或逼尿肌過度活躍會導致儲尿功能不足。表現為夜間排尿次數超過同齡兒童,可通過膀胱功能訓練改善,如定時排尿、中斷排尿練習。避免攝入咖啡因等利尿食物,睡前2小時限制液體攝入。
3、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
夜間血管加壓素分泌不足可能引起多尿。特征為尿量多且尿比重低,可遵醫囑使用醋酸去氨加壓素片等藥物調節。用藥期間需監測血鈉水平,防止水中毒。合并糖尿病或腎臟疾病時需優先治療原發病。
4、心理因素
家庭變故、入學適應等應激事件可能誘發功能性遺尿。表現為原本已控尿的兒童突然復發,需通過行為療法緩解焦慮,如獎勵機制、鬧鐘喚醒。家長應避免責備,可聯合心理疏導改善兒童情緒狀態。
5、泌尿系統疾病
尿路感染、尿道畸形等器質性疾病可能導致排尿控制異常。常伴隨排尿疼痛、尿液渾濁等癥狀,需進行尿常規、泌尿系超聲檢查。確診后可選用頭孢克洛干混懸劑、呋喃妥因腸溶片等抗感染藥物,嚴重尿道梗阻需手術矯正。
建立規律作息時間表,晚餐后控制水分攝入,睡前排空膀胱。白天進行憋尿訓練增強膀胱容量,使用尿濕報警器建立條件反射。記錄干燥夜晚給予正向激勵,避免食用巧克力、柑橘類等刺激性食物。若6歲以上每周遺尿超過2次或伴隨日間癥狀,建議盡早就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