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秋時節養生要點(中秋時節的養生指南)

shiyingbao

中秋將至,人月團圓。

中秋,是我們承載了思鄉和團聚的節日。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在這個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里,我們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到了現代,親友聚餐、外出游玩也是必不可少的項目。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歡樂放松的同時,別忘了關注身體健康。

節日期間如何保???月餅如何選購?怎樣吃最健康?

下面小鹿就來系統地贅述一下,大家不妨都來看看,一起過個健康且愉快的中秋節吧。

中秋時節的健康飲食

提到中秋節,那必然少不了我們的中秋必吃的經典糕點——月餅了。月餅是中秋的必備品,可以說沒有了月餅中秋節便不完整。小小月餅,寄托了中國人千載團圓夢,悠悠故土情。

但月餅是含油量和含糖量豐富的中式糕點,在古時油糖極為稀缺,所以吃上一塊并沒有什么,現如今多吃月餅非常容易讓身體出現問題——整體來看,白糖、食用油、精制面粉,就是月餅的基本成分,大多數月餅也屬于高脂,高糖,高熱量的“三高”食品,因此,從營養角度分析,月餅其實很“不健

亦或是可以換一種食用方式。對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或是對糖分有控制的人群來說,可以嘗試用無糖月餅代替正統月餅,但要注意:對于糖尿病患者,要慎食無糖月餅。一些無糖月餅用糖醇類甜味劑,食用過多也可能帶來腹瀉反應;或者將月餅當做零食食用,每次只食用一小部分,并且在吃過以后,一天的熱量需要進行適當控制,盡量將月餅的食用時間安排在白天,容易消化,而晚上則多吃蔬菜水果。

中秋時節的養生指南

中秋來臨后,很快秋分將至。晝夜溫差開始加大,氣溫逐日下降。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氣溫降低速度的明顯加快,印證了農諺所說的:“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到了秋分后,穿衣要講究“春捂秋凍”。這里的“凍”是指應該適當地凍一凍,以“略感涼而不感寒”為標準,不過暖也不過寒,有助于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在身體素質能夠承受的情況下,不要一冷就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這樣更有利于保健養生。

秋冬交替時節是心血管病的高發期,這個時候適當吃些酸性食物可以預防心血管病發生,酸性食物除了醋外,還包括富含維生素C的蘋果、檸檬等偏酸性食物。專家建議人們應盡量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同時,應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喜歡喝茶的人,可以多喝綠茶,有清火的功效。

以及中秋也是一個適合鍛煉的好時機,可以在家門附近多出去走走逛逛,加強一些戶外鍛煉。不但可以養肺,還能驅除秋乏,有助于減肥。

總而言之,中秋養生需要注意少吃甜膩的月餅,適當多吃些蔬菜水果,預防秋燥多多鍛煉,可以更加安全地渡過這個團圓的節日。

中秋時節的旅行防護

中秋節是國定節假日,絕對少不了出門踏青旅游的人群。但高峰時期的旅游出行勢必會存在一些健康隱患,尤其現在疫情危機未除,我們就更要小心謹慎。最好的方式,還是少出行,多在家,實在打算出門放松放松心情準備旅游的,那么就請繼續往下看。

外出出行的人們,第一要注意的是就餐時注意問題,切莫貪嘴。品嘗風味美食是旅行路上不可缺少的內容,但是要注意,一定要首先關注食品衛生安全,不要食用無安全保證的食物或是暴飲暴食。切勿吃生食、生海鮮、已剝皮的水果等,切勿光顧路邊無牌照的小吃,旅行途中,要保證水分的充足攝入,多吃蔬菜,少喝酒,不酗酒,防止食物中毒和酒精中毒等。牢記自己的飲食禁忌,不盲目食用自己不能吃的東西。

外出旅行時,不要打亂原有的生活方式。盡量繼續按照之前生活規律作息。保證睡眠,防止旅行疲勞,情緒要穩定,不要為趕乘火車或飛機而過度緊張,要根據當地環境及氣候變化來增減衣服,晚間睡覺要蓋好被褥,要防受涼感冒。哪怕是外出期間,也要注意各地的氣候變化,注意秋燥防護,關注個人健康。

還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外出時要盡量避免在人員密集場所逗留太久,做好相關的防疫防護措施,口罩是一定要戴的,盡量與他人保持一米安全距離,保持手衛生,盡量少觸碰公共物品,接觸電梯按鈕、扶梯、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后,注意洗手或手消毒。萬一身體上出現任何病癥,不要拖著,立刻去就近的醫院問診。

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在這個充滿愛的日子里和家人團聚。

在這個屬于家和愛的節日里,讓我們愛的那些人度過一個舒適中秋、暖意中秋、歡樂中秋、健康中秋。

有健康,才能行更遠,團圓的日子里,家人健康才是滿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