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生長痛有哪些癥狀?正常來說生長痛并不會很痛,而且也不會一直持續疼痛,如果疼痛一直存在,并伴有肢體腫脹,要注意除外其它疾病,及時帶孩子就醫進行健康排查,排除一些非生理性疾病,比如骨腫瘤,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才能最大程度保證孩子的健康。
生長痛多發生于成長期的兒童當中,這個時候的孩子的骨骼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再加上這個時候還在活動量也大,從而導致出現生長痛的情況,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特征,最明顯的是雙側下肢或一側下肢疼痛,但一般來說不會對孩子的行動造成影響,進行熱敷或按摩后,疼痛感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一般來說,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生長痛,同時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特征,例如出現雙側下肢或一側下肢疼痛,在7-10歲左右就會出現,并且發作沒有什么規律,疼痛部位并沒有紅腫、發熱、壓痛等情況出現,具體有如下7個特征表現:
1、主要發生在下肢:表現為雙側下肢或一側下肢,常見的是膝關節周圍、小腿前側,其次是髖部及股骨上段,只有少部分人偶爾會出現腹股溝區痛;
2、7-10歲左右多發:因為這個時間段屬于兒童的生長發育旺盛時期,所以孩子如果到了這個時間段出現了疼痛節能就是生長痛;
3、無規律間歇性發作:可能會一周發作一次,也有可能會一兩天就發作,總共的持續時間一般在3個月以上;
4、多為肌肉性疼痛:生長痛的疼痛主要是肌肉疼痛,關節或骨骼無疼痛情況,且疼痛的部位無紅腫或發熱的現象;
5、多為夜間發生:白天由于兒童的活動量比較大,有的時候會感到不舒服,而且注意力不在疼痛上,不易察覺,到晚上的時候就會感覺疼痛加重;
6、無其他不良癥狀伴隨:疼痛的部位沒有明顯的紅腫、壓痛的情況,活動不受限;
7、查不出原因:一般來說生長導致的疼痛查不出來是什么原因,因為生長痛的疼痛和疾病的疼痛不一樣,這種情況屬于正常的,只是單純的疼痛而已,身體任何方面去檢查都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7個特征并不會都出現,因為每個兒童的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生長痛出現的癥狀也都不同,有的甚至都沒有出現任何的生長痛,針對沒有出現生長痛的兒童父母也不用擔心,注意及時給孩子補充營養就行。
兒童生長痛怎么緩解
通常情況下,生長痛多為下肢疼痛,可能會是雙側疼痛,有時候也會是一側疼痛,屬于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如果說兒童感覺下肢疼痛比較厲害的話,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緩解,例如可以補充適量的鈣和活性維生素D,也可以進行局部熱敷和按摩等,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幫助緩解生長痛的癥狀,具體如下:
補充鈣和活性維生素D:鈣和維生素D能夠促進骨骼生長發育,提升肌肉的力量來緩解生長痛。
局部處理:可以做些局部處理,如輕柔按摩,熱水浴,局部熱敷等,能夠緩解疼痛。
轉移注意力:對于疼痛比較嚴重的患兒需要轉移注意力,避免過度運動,不能做劇烈的運動。
合理飲食:另外可以補充牛奶、雞蛋、瘦肉等優質的蛋白質,還有例如青菜、芹菜、柑橘、西柚等蔬菜和水果。
同時多參加一些戶外體育運動,提高人體的代謝水平,對于身高生長發育有很好的幫助,也有助于緩解生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