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醫推薦十種補氣好食物 秋季養生必吃

shiyingbao

又到了秋季養生的季節了,今年打算怎么養生呢?依我看還是食補最靠譜,今天小編特地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可以在秋季讓我們的健康更上一層的食物了,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吧。

山藥:人稱“神仙之食”。《本草綱目》里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能補肺、脾、腎,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它不熱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后,不用擔心腹脹、便秘等困擾。

土豆:因為對人體有諸多益處,土豆又被稱為“地下水果”。土豆補益胃氣的功能突出,此外還具有益氣解毒、潤腸通便、減肥降脂、活血消腫、益氣強身、美容和抗衰老等功效。土豆含有豐富的鉀、鈣、鐵、鎂等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土豆食品風靡世界,這和它自身豐富的營養價值不無關系。

土豆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熱咳及皮膚濕疹也有治療功效。土豆所含的纖維素細嫩,對胃腸黏膜無刺激作用,有解痛或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常食土豆已成為防治胃癌的輔助療法。

香菇: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葷”的美稱。對于氣血虧虛、經常乏力的人有調理作用。《本草綱目》認為:“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

香菇含有一種分子量為100萬的抗腫瘤成分香菇多糖,含有降低血脂的成分香菇太生,香菇腺嘌呤和腺嘌呤的衍生物,香菇還含有抗病毒的成分干擾素的誘發劑雙鏈核糖核酸,是不可多得的秋季保健食品之一。

鯽魚:鯽魚是人們常吃的淡水魚之一,有健脾利濕、溫中開胃的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作用。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齊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吃能增強抗病能力。

鯽魚所含的蛋白質優質齊全,并且易于消化吸收,能夠給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病人群提供足夠的蛋白質,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人群常食鯽魚是有好處的。

鱔魚:鱔魚性溫,有補氣養血、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能。研究表明,鱔魚中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有健腦明目、調節血糖、降脂的作用,對身體虛弱、病后及產后之人更為明顯,對中風、面癱也有很好的療效。鱔魚清蒸可以更好地保留營養成分。

鱔魚屬于河鮮之一,和很多陸生動物不同,鱔魚中含有很多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的必須元素,經常食用對記憶力有很好的增強作用,尤其適合青春期、老人食用,能增強腦力,緩解記憶力衰退。

兔肉:兔肉被稱為“葷中之素”,是非常好的“保健肉”、“美容肉”,能夠補中益氣,對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人很適用。此外,兔肉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能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適合高血壓、冠心病及脾胃虛弱型的糖尿病患者食用。

兔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8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較多人體最易缺乏的賴氨酸、色氨酸等,對人體新陳代謝,特別是對兒童生長發育和防止老年人骨質軟化有很大益處。因此,常食兔肉能夠強身健體,助老人延年益壽。

小米:小米入脾、胃、腎經,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常作為婦女產后的滋補食品。研究表明,小米中的維生素B1、無機鹽含量明顯高于大米。小米粥熬好以后放置一會兒,粥的最上層會凝聚一層膜狀物,這就是“粥油”,它有保護胃黏膜、防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作用。

小米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是一種很好的補鐵食物,食用小米粥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機體補充鐵劑,促進機體血紅蛋白的合成,同時促進血液的生成,防治缺鐵性貧血。

韭菜:生韭菜味辛,能行血;熟韭菜味甘,能補中氣、益肝散淤。常吃熟韭菜可以補肝腎、強腰膝、助陽氣,可見韭菜有壯陽補氣的作用,因此,韭菜又有一個別名,叫“起陽草”。用于補氣壯陽時,韭菜應連根一并煎湯服用。

據最新科學研究表明,韭菜和韭黃是惡性腫瘤的“職業殺手”,因為人體攝入韭菜中所含的豐富的纖維素,可以預防腸道癌的發生;而韭菜中所含的胡蘿卜素,又是預防多種上皮細腦癌變的良方妙藥。

鴿肉:鴿肉有益氣補血、補肝壯腎、解毒生津等功效,對病后體弱、月經不調、頭暈疲倦、記憶衰退有很好的補益治療作用。鴿肉補氣血的功效主要體現在潤膚澤毛的功效上。

鴿骨內含有豐富的軟骨素等成分,能改善皮膚細胞活力,改善血液循環,增強皮膚彈性,讓面色變得紅潤。鴿肉中還含有豐富的泛酸,對脫發、少白頭和毛發干枯等有很好的功效。另外,相比于其他禽肉,鴿肉更易于吸收,適合脾胃虛弱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