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和蕁麻疹的最佳治療辦法是藥物控制癥狀、避免誘因和皮膚護理三管齊下。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和免疫調節劑是常用藥物,日常需遠離過敏原并保持皮膚濕潤。
1. 藥物治療
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快速緩解瘙癢和風團,第二代藥物嗜睡副作用較小。嚴重發作時短期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但需遵醫囑控制療程。慢性患者可嘗試環孢素等免疫調節劑,需定期監測肝功能。
2. 物理防護
穿純棉寬松衣物減少摩擦,室內濕度保持在50%-60%。洗澡水溫不超過38℃,使用無皂基沐浴露。冷敷可緩解急性瘙癢,但蕁麻疹遇冷加重要避免冰敷。外出做好防曬,紫外線可能誘發癥狀。
3. 環境控制
每周用60℃熱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床罩。寵物皮屑、花粉季關窗并使用空氣凈化器。記錄飲食日記,常見致敏食物包括海鮮、堅果和食品添加劑。精神壓力會加重病情,每天進行30分鐘冥想或瑜伽。
4. 皮膚修復
發作期每天涂抹3次無香精保濕霜,優選含神經酰胺成分。破潰皮膚先用生理鹽水濕敷,再薄涂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慢性濕疹可嘗試紫外線光療,需在專業機構進行。
濕疹蕁麻疹需長期管理,急性發作期及時就醫,皮膚持續紅腫滲液可能需抗生素治療。隨身攜帶醫生開具的應急藥物,突發喉頭水腫立即注射腎上腺素并呼叫急救。建立完整的過敏檔案有助于精準規避誘因,嚴重患者可考慮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