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孕婦吃保健品好嗎(孕期要不要吃保健品)

shiyingbao

前言:

孕期的營養問題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市面上針對孕婦的保健品琳瑯滿目,魚肝油、鈣片、鐵劑、蛋白粉……品種雜多,往往令人無從選擇。到底哪些是我們的確需要額外補充的,哪些又是沒有必要補充甚至過猶不及的,這期的營養課堂我們就聊聊關于孕期補品的小困惑。

問題一:魚肝油要不要補?

魚肝油的成分主要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維生素A能維持正常的視覺和生長發育,預防夜盲癥,主要的食物來源是動物肝臟、牛奶、蛋黃、深綠色的蔬菜;維生素D能幫助鈣質吸收,預防佝僂病,主要來源是經紫外光照后皮內合成的。

但是維生素AD作為脂溶性的維生素,易在體內蓄積,過量攝入也有中毒的風險,一般孕期建議的攝入量為維生素A900微克/天,維生素D10微克/天。魚肝油的攝入與否需要結合考慮孕婦的飲食是否均衡、日照是否足夠,以及是否額外通過其他途徑攝入維生素AD(如孕婦奶粉),在攝入時應注意補充的總量。

另外有些魚肝油還會添加DHA,DHA作為n-3系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于大腦的發育至關重要,而DHA主要存在于深海魚、烹調油及堅果內,一周能保證兩次深海魚(每周共340g),飲食均衡、品種豐富,則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

問題二:鈣片要不要吃?

孕期胎兒的生長需要大量的鈣質,如果飲食上沒有攝入足夠的鈣,那么就會動用媽媽體內儲備的鈣以滿足胎兒的需求,例如骨頭中的鈣、牙齒中的鈣,長此以往媽媽容易產生骨質疏松、牙齒松動等缺鈣的癥狀。

而孕期一系列復雜的內分泌和生理調節,使鈣的吸收率從孕早期就開始增加,20周時鈣的吸收可增加一倍并保持高吸收率于整個孕期,所以說孕期正是補鈣的黃金時期。

但是過多鈣的攝入也可能導致孕婦便秘,或者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如鐵),所以鈣質的攝入也應適量,孕早期鈣的推薦攝入量為800毫克/天,孕中期為1000毫克/天,孕晚期為1200毫克/天。

補鈣最好的來源是奶及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并非鈣片,各位準媽媽應先保證奶制品的攝入,每日500毫升(可提供500毫克的鈣質),若無法保證攝入足夠奶制品(如孕吐反應強烈或者對奶制品過敏的孕婦),則需另外補充鈣片。此外,孕28周開始,孕媽媽對鈣的需求量有所增加,若出現腿部抽筋等癥狀,建議額外補充鈣產品,每日500~600mg。鈣產品中,乳酸鈣的吸收率比碳酸鈣稍高,與VD一起攝入,也能提高其吸收率。此外,芝麻和小蝦皮等海產品也是鈣良好的食物來源,孕期應適當選擇。

問題三:鐵劑要不要補?

中國女性的貧血以缺鐵性貧血為主,所以我們日常說的補血指的就是補鐵,但是貧血的種類不單是這一種,還有缺維生素B12和葉酸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所以各位準媽媽如果覺得自己有貧血的癥狀如面色蒼白、容易頭暈等,切忌盲目補充鐵劑,應咨詢醫生,完善檢查(一般血紅蛋白<110g/L即診斷為貧血),如需補充鐵劑應根據醫生的醫囑補充。

飲食中補鐵良好的來源是紅色的瘦肉(豬肉、牛肉、羊肉的瘦肉部分)、動物內臟(豬肝、豬腰、雞鴨血等),所以孕期飲食安排應一頓以瘦肉作為葷菜,一頓以魚蝦類作為葷菜,不飲濃茶,保證新鮮蔬菜水果和每周兩次內臟(豬肝等,每次50克)的攝入,這樣能有效地預防貧血。

問題四: 蛋白粉要不要補?

大家都知道優質蛋白質對于胎兒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但是對孕期一天應攝入多少量的優質蛋白質卻不甚了解,是否需要額外補充蛋白粉就成了很多準媽媽的困惑。

其實孕期一天葷菜的攝入量掌握在雞蛋1個+低脂奶400ml+瘦牛肉100g+魚肉150g即可滿足優質蛋白質的需求。如果一天能攝入這個量就不需要再額外補充蛋白粉,過多攝入蛋白質不僅會使蛋白質的吸收率降低,更加會加重肝腎的負擔,而蛋白粉比較適合牙口不好平時只能攝入粥面的老年人。

另外,市面上的蛋白粉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豆蛋白粉,一種是乳清蛋白粉,相比而言,后者更加優質。

總結:

健康的生活應從合理的膳食開始,結構合理、品種多樣、粗細搭配,孕期如果出現營養素缺乏,首先應考慮從食物中補充改善,而不是盲目地選擇各種保健品哦。若能抓住孕期這個補充改善飲食的黃金時期,對媽媽們的遠期健康也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