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生范文1
秋冬養生的方法
以心為主。
清代蘭陵堂《格言》有云:“慎風寒、節飲食,是從吾身卻病法;寡嗜欲、戒煩惱,是從吾心卻病法。”這里強調養心是養生的根本。現代養生理論也認為:心寬則體胖,心靜則身健,心平則氣順,心正則行端。善于調整情緒,使自己總是持有樂觀愉快的心態,是養心保健的最好方法。人們應該學會在快節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紛亂的事件中保持平衡的心態,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或目標,并適時留有余地。無論每天工作多么繁忙,都應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讓繃緊的神經盡量松弛下來。
以和為貴。
心和方能做到萬物蕭條心寧靜。入秋之后,萬物蕭條,易引起悲秋垂暮之感,易產生抑郁情緒。因此,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顯得尤為重要;天和方能做到強身健體又防病。秋冬轉換季節,晝夜溫差逐漸增大,此時,循序漸進地經受“秋凍”,加強御寒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食和方能做到秋燥氣干津亦盛。秋燥是秋冬轉換季節的重要氣候特征,易引發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癥。因此,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方可使臟腑陰陽氣血和諧,達到滋補身體之功效。
知“足”常樂。
“養樹護根,養人護腳”,養好腳,對人體健康有諸多益處。睡前洗腳,勝吃補藥。熱水洗腳對腳掌是一種良性刺激,能夠活躍末梢神經,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保持雙腳的柔軟。另外,人的五臟六腑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洗完腳后經常進行腳部按摩,使涌泉、太沖、隱白、昆侖等諸多穴位受到熱力刺激,就會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養生功效。
食之有 “理”。
秋冬季節天氣干燥、寒冷,飲食宜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可多食些梨、西紅柿、柑桔、葡萄、大棗、蘿卜、芝麻、蓮子、銀耳、蜂蜜、紅豆等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蔬菜、水果。另外,要注意補充水分,每日不少于2000-3000毫升。進入冬天,為增加御寒能力,日常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含糖和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但要注意秋冬時節食欲增加、飲食過量、運動減少、熱能消耗量少而容易導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熱量食品。同時注意不要過量進補,以免加害身體。
動之有“度”。
秋冬交替之際,天高氣爽,溫度適宜,此時進行適當鍛煉有利于舒展筋骨,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寒冷天氣的適應能力和機體免疫力。如果盲目鍛煉,不僅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相反會使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早上起床后,別立即到戶外去活動,要給身體適應溫度變化的時間。運動后要多喝開水,多吃水果、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運動強度要適中,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鍛煉時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鍛煉后感到輕松舒適,這就是效果好的標準。飽飯后不宜運動。
秋冬換季養生注意事項
收精
精如果不收,就可能表現為遺精、遺尿。為什么會這樣?那時因為我們腎的收藏功能正在下降。如果患者沒有出現舌苔厚膩、口苦、小便黃赤等濕熱下注的癥狀,那就應該要考慮怎么去補腎固精了。遺精者可取桑螵蛸10克煮水服,遺尿者可取益智仁10克煮水服,二者分別有固精縮尿之功。除此之外,還可艾灸關元穴(肚臍直下三寸),每次10分鐘,每日1次,也可以起到固腎斂精的作用。
收汗
很多人有汗出的異常,有人白天出汗,有人夜間出汗,還有人頭部出汗。一般來說,白天出汗的屬于陽虛不固,可以將黃芪、生牡蠣、山茱萸三味藥煎水服;夜間出汗多屬陰虛不斂,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來緩解;頭部出汗多是體內有郁滯,建議找醫生具體辨證分析。
收液
液指的是腸液,腸液不收則表現為腹瀉,腹瀉又可以導致體液的丟失。秋季是腹瀉的高發期,經常腹瀉者,建議用赤石脂30克、蒼術10克用水煎服;還可用手圍繞肚臍做逆時針揉腹,有健脾澀腸的功效。
收氣
氣指的是呼吸之氣,如果有氣喘或咳嗽,則是肺氣不收不降的表現。肺氣不收有兩種原因:一是受了外邪,肺氣受到寒氣逼迫就要上逆來抵抗,這時不能單純收肺氣,需要先發散外寒,常用藥有麻黃湯、桂枝湯等;第二個原因是肺氣本身不降,這時一般沒有感冒發燒等癥狀,身體也沒有酸、懶等不適,可以將枇杷葉、杏仁、浙貝各10克用水煎服,有降肺平喘之效。
秋冬養生范文2
中醫理論強調,秋冬養生易養陰。因四時八序,春夏屬陽,秋冬屬陰。煤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煤”,其氣清肅,其性干燥,尤其是北方地區,“秋煤”更加明顯。在干燥的氣候環境中,人體會產生諸多的干燥癥,如肺臟受傷,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為干燥無痰或黏痰難以咯出,謂之“煤咳”。
中醫認為,鼻乃肺之竅,喉、咽也分別是肺的門戶和通道,秋煤所襲,往往會導致鼻干煤或鼻衄、咽干、口煤、音啞等不適。肺又外合皮毛,所以皮膚干澀、皸裂甚至毛發不榮都和秋煤有關。此外,肺與大腸有密切聯系,肺煤可下移于大腸,腸煤則便秘。秋煤對人體的影響涉及方方面面,但歸根究底是“秋氣通于肺”,“肺乃氣之海”,“氣乃人之根”,因此,防治秋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潤肺。通過潤肺滋養身體其他組織,以此緩解煤氣勁急之勢。
到了冬至以后,嚴寒氣候使人體的新陳代謝下降至一年中的最低潮。中醫古籍《皇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意思就是冬天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斂陽護陰,收藏精氣。中醫理論認為:心、肝、脾、肺、腎五臟一體,腎為五臟之母,生命之根。腎虛為百病之源。可以這樣說,秋冬補腎,補養的就是人的精、氣、神。中醫養生名家認為:精、氣、神乃養生三寶,故民間有“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之說,而中醫的腎就是人精氣神的根。
大家都知道“腎主藏精”,倘若腎功能虛弱,精氣就會外泄,這時候人體的能量和熱量供應不足,從而容易出現手腳冰涼、腰膝酸軟、疲乏無力、小便失禁等癥狀。所以想要收藏住精氣,滋補養腎才是根本。只有補足腎精、養足腎元、益足腎氣,才能達到補益五臟、抗衰防病的效果。
簡而言之,人要長壽,要病少,關鍵在你的精氣神好不好,而精氣神的根源就是“腎”。通過養腎精,補肺氣消除秋燥冬寒,實際上是從根本上補充人體生命之源,全面強化機體的功能狀態,從而達到強健身體的目的,使人體的衰老來得更慢一些,使人的壽命更長一些。
既然知道了潤肺養腎在秋冬養生中的決定作用,那么,在日常保健中應該如何潤肺養腎呢?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兩者兼顧呢?答案是肯定的。
秋冬養生范文3
秋分之后適合用百合潤肺
熱帖:古人有云:“是月采百合,曝干蒸食之,甚益氣力。”秋分的燥是涼燥,已不同于白露的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百合等。
醫學專家看法:秋季的確適合吃百合,特別是秋分后,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止渴祛痰,清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做百合蓮子粥,用百合、蓮子各30克,粳米100克,冰糖、水適量,大火燒開,小火煨粥;治療秋季燥熱咳嗽,可以用百合30克,麥冬9克,桑葉12克,杏仁9克,蜜漬枇杷葉10克,浙貝10克,北沙參30克,焦梔子10克加水同煮。還可取鮮百合與蓮子心共煎水,每日頻頻飲其汁,可治口舌生瘡。而古人所說的方子,可以這樣理解:將鮮百合曬干,蒸熟后與蜂蜜拌和,嚼食,有利改善夏季造成的乏力氣虛。
秋季多用枸杞能幫助減“秋膘”
熱帖:經過一夏的懶動,再在秋日里胃開,不知不覺“秋膘”開始纏身。有人說,每天用枸杞泡水,不僅保健,而且能夠減掉油脂。
醫學專家看法:這種說法是錯的。枸杞味甘、性平,只具有補肝腎、益精血、明目的作用。適用于肝腎虛損、精血不足、腰膝酸軟、頭昏耳鳴、眼目昏花、視力減退、血虛萎黃的人。經常用電腦的辦公族,用枸杞泡水應該是一款不錯的護眼佳飲。而肥人多痰濕,枸杞味道甜膩,長期服用,則會加重體內痰濕,所以,枸杞減肥之說是不對的。對那些體內有痰濕、形體肥胖、容易上火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去沾枸杞的邊。另外,身體健康無虛證,邪實而正氣不虛者,如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癥、腹瀉的人不宜亂用。從食用方法上來說,直接嚼吃枸杞子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會更加充分。
多吃白蘿卜能治便秘
熱帖:秋分、寒露之后,秋燥越加厲害,便秘就是秋燥引起的一個常見癥狀,秋天吃白蘿卜好,還可以治療便秘。
醫學專家看法:秋分養生可適當多食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其中白蘿卜能治便秘,但不是什么類型的便秘都可以用白蘿卜來治療。如上火、干燥引起的腸燥型便秘用白蘿卜比較好,因為白蘿卜能夠消食化痰、降氣而通便。但其他類型的便秘,就不一定有效了,如氣虛型、陽虛型等,反而會因為白蘿卜較為強烈的“破氣消積滯”的副作用而消耗體內的氣血,使便秘情況加重。
醋泡黑豆能補腎
熱帖:天氣轉涼是慢性腎病以及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的高發季節。因為黑色入腎,把黑豆煮到七八成熟,用醋泡一個星期再吃,可以補腎。
醫學專家看法:《本草綱目》記載:“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制風熱而活血解毒。”也就是說黑豆色黑入腎經,其作用具有利水消腫、理氣行氣、活血解毒的作用,并無補腎作用。醋泡黑豆,酸味入肝,所以引藥入肝,具有滋肝明目、抑制視力下降、平肝潛陽的作用,對兩目干澀、高血壓癥有保健作用,但無明顯補腎作用。黑豆具有很多功效,因為富含花青素、維生素E和異黃酮等優秀抗氧化物質,有較好的抗電腦輻射、抗衰老作用。黑豆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和寡糖,能有效促進消化系統的蠕動,防止便秘發生。
秋冬養生范文4
收神――神氣不收可能會出現心煩、失眠等癥狀。中醫認為心藏神,但心要藏好神,必須和腎相交,否則心神就會漂浮而難以入睡,嚴重時會伴有心煩。給心神不收者推薦一個《內經》中的方子――半夏秫米湯,該方只有半夏、高粱米兩味藥,可以各取20克,用水煎服,煎煮半小時以上即可服用,能夠安神化痰。如果伴有心煩,可以服梔子豉湯,即梔子、豆豉各10克用水煎服,能夠清心除煩。
收涎――中醫將唾液中比較清稀的部分稱作“涎”,它具有潤澤口腔的作用,并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內經》中說:“五臟化液……脾為涎”,脾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涎液能潤澤口腔但不溢出口外;若脾胃不和,則往往導致涎液分泌急劇增加,出現流口水等癥狀。想“收涎”需要先健脾,小兒流口水可用白術、茯苓、冰糖各10克,共研為末,放入瓷碗中,加水100毫升,入鍋蒸30分鐘,取藥汁分3次服;成人流口水可用白術、益智仁、茯苓各10克水煎服,有健脾收濕之效。
收汗――很多人有汗出的異常,有人白天出汗,有人夜間出汗,還有人頭部出汗。一般來說,白天出汗的屬于陽虛不固,可以將黃芪、生牡蠣、山茱萸三味藥煎水服;夜間出汗多屬陰虛不斂,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來緩解;頭部出汗多是體內有郁滯,建議找醫生具體辨證分析。
秋冬養生范文5
關鍵詞:春夏秋冬;情志;飲食;起居;陰陽
中圖分類號:R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8)04-0846-02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1]。論述春夏秋冬四時養生之法,幾千年來被人們廣泛應用于實際中,對指導正確養生起到積極的作用。然而歷代醫家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如唐?王冰認為“春食涼,夏食寒,以養于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于陰……以順其根”;明?張介賓則理解為“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此陽氣,以至秋冬,多患瘧泄,此陰勝之為病也。有秋冬不能養陰者,每因過熱,傷此陰氣,以致春夏多患火癥,此陽勝之為病也”;清?張志聰說“春夏之時,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秋冬之時,陰盛于外而虛于內”,故春夏養陽要補內虛之陽,秋冬養陰要養內虛之陰;高士宗則又認為,“圣人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等等。筆者參看諸家見解,結合自己讀《內經》的體會,主要從情志、飲食、起居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指導意義進行闡述。
1對情志的指導
《黃帝內經》曰:“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而邪氣從之。心主神明,為人身之君主,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皆危”。疾病產生的原因多為神氣內動,精神渙散不收。通過往古人與當今之人之間的比較,也能說明了疾病源于憂患,“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暮之累,外無伸宦之形,此恬忄詹之世,邪不能深入也……。當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藏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素問?移精變氣論》)。因此,養生當首推養神,“四氣調神大論”的篇名取“調神”即是此意。《說文》曰:“調,和也”,使神和諧、平和。
《黃帝內經》多處提及、強調恬淡虛無,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尤為突出,“恬忄炎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生氣通天論》也有“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等等。恬忄炎虛無,內心清靜,則肉腠閉,即使外界環境變化,也能拒邪于外,因此“雖有大風苛毒”,也不能侵入人體。故無論春夏秋冬,皆以清靜恬忄炎為保。然我們非圣賢之輩,難以做到清靜恬淡,因此為順應天地氣節的變化,情志也要做相應的調整。“春三月……披發緩形,廣步于庭,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夏三月……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秋三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春天一陽生,木性舒展條達,故順其舒展之性,使情志舒緩生發,勿抑陽之生發。夏天陽氣隆盛,天氣炎熱,身熱汗出。火性炎上,順其性而使華英秀麗,呈現意氣風發的景象,使氣能泄而不郁,不因天氣炎熱而煩惱,猶如所愛在外,心中沒有郁怒。秋季陽氣漸收,天氣轉涼并干燥,此時應順勢收斂神氣,保持意志安定,精神內守,不能若夏之在外。冬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所謂若有私意,心中微喜而不外現,猶如有不可告人的喜事,不驚動陽氣的閉藏。四時情志,順四時之勢而變,而無太過。四時的情志能如此,可保心情舒暢,生活快樂。
2對飲食的指導
歷代醫家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關注多在飲食起居方面,但對于四時飲食各有見解。
有的認為春夏食寒涼,秋冬食溫熱。持此觀點的代表是王冰,其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解釋為“陽氣根于陰,陰氣根于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全陰則陽氣不極,全陽則陰氣不窮。春食涼,夏食寒,以養于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于陰。滋苗者必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故以斯調節,從順其根”。認為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陰氣根于陽,陽氣陰根于,欲養其根,故應春夏食寒涼,秋冬食溫熱。如有的從四時生長收藏的角度考慮,認為春涼夏寒,春夏宜酸苦成,酸性收斂防暑熱亢盛而氣陰耗散,苦能瀉火保陰;秋冬陰寒肅殺,陽虛不能化生,宜祛寒邪,保陽氣而養陰,秋食溫冬食熱,宜辛甘[2]。秋冬順時收藏陰津,以溫熱性食物為主,不貪涼喜冷,以閉藏為主[3] 。且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冬內應于腎,因此冬季進補最佳,飲食多選滋陰潛陽、補腎填精、熱量較高之品[4]。
另一些醫家則認為,春夏宜食溫熱,秋冬宜食寒涼。張志聰在《素問集注》中指出,“春夏之時,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秋冬之時,陰盛于外而虛于內,故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之”。春夏之際,陽氣外越而使體內陽虛,應食溫熱以補外越之陽氣;秋冬陽氣內潛而使體內陽氣盛,陰氣盛于外而虛于內,應食寒涼滋陰之品養其內虛之陰。況春天寒氣漸退,陽氣生發,應適當食辛溫之物祛散陰寒,助春陽之生發[5]。秋季干燥,冬寒氣漸甚,以養陰為主,可以多食滋陰潤肺、寒性食物,在陰氣重的地方比如背陰處吸陰氣補陰,多吃養陰的食物[6]。
筆者認為,人以陽氣為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指出了陽氣之于人身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春夏不能因天溫地熱而一味食寒涼或溫熱,秋冬亦不因天寒地凍而一味食溫熱或寒涼,四時的養生應以陽氣為重。“陽密”者,密有“慎密、稠密、隱密”之意,固為安定穩固,有長久之意,陽密不亢人身乃固。陽氣若強,強有“倔強、僵硬、強盛”的意思,強則不能密固,導致陰氣絕亡。因此,溫熱寒涼均要適宜。
3對起居的指導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夜臥早起,披發緩形,廣步于庭。夏三月……夜臥早起。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這是在《內經》中明確提出的關于四時起居的原則,其實就是跟著太陽走。但是現在的生活節奏快,人們的步伐加快,夜生活豐富,休息時間縮短顛倒,常常過了子夜還處于興奮狀態,甚至徹夜不眠,第二天早上才入睡。人的五臟六腑,與一天十二時辰相應,子(23:00―1:00)時膽經旺,丑時(1:00―3:00)為肝經旺,在子時前入睡,使肝膽得到充足的休息。“凡十一藏,取決于膽也”,不然,膽失中正,疾病叢生。
劉逢軍[7]解釋,“冬三月早睡早起,……春三月,萬物蘇醒,人要晚睡(亥時21:00―23:00)早起(寅時3:00―5:00),……夏三月,天地之氣交融,人要晚睡早起,……秋三月,天高以急,地氣清肅,人要早睡(亥初21:00)早起(卯初5:00)。”冬三月要早睡晚起,減少室外活動。這就是跟著太陽走,天人相應,“天藏我藏,天露我露;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法天則地,使五臟六腑得到恰當休養,臟腑功能恢復,人體自能調節平衡,很多疾病可以因此而愈。這是從“起居”上順陽氣的消長變化,從而達到體內陽氣自然的消長變化,調和五臟的目的。
4結語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指導養生的最高法則,筆者認為其基本含義是要求人們順應天地四時的變化,調節情志,調整飲食以及作息時間,以養護陽氣。“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另外春夏秋冬并不僅僅是指四季,應從時空上加以推演。養有順應、保養、儲備、調暢之意,目的在于保證陽氣順時生長收藏[8]。歲運有太過不及,春夏秋冬的到來也有先后,四時的養生都應以陽氣為主,順應陽氣的性質,使之條暢,正常的發揮功能。這樣就能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平素加強心性的修習,不使情志太過,若能效法自然,順應天地四時陰陽的變化,就定能達到養生防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帝內經素問[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13.
[2]王力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我見[J].河北中醫藥學報,1997,12(2):8.
[3]曹佩紅.何謂“秋冬養陰”[J].糖尿病之友,2006,(2):48.
[4]高莉萍,薛梅.中醫“春夏養陽與秋冬養陰”之養生瑣談[J].現代醫藥衛生,2004,20(20):2154.
[5]果罡.春季保健分三“時”[J].大眾健康,2006,(6):32.
[6]立名.養陰護陽來年更強[J].醫藥保健雜志,2005,(12A):18.
秋冬養生范文6
今天召開的秋冬農業開發暨秋播工作會議,是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召開的一次事關“三農”工作的重要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前段秋冬農業開發工作,分析形勢,探索規律,動員全縣上下,振奮精神,再上認識,再動腦筋,再添措施,再鼓干勁,再抓落實,切實抓好以調整和秋播為主的秋冬農業開發工作,奮力實現農業農村工作目標,為全縣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奠定一個好的基礎。剛才,我們參觀了溫泉鎮、孔家坊鄉、金家鋪鎮的秋冬農業開發現場,三個鄉鎮介紹了他們的經驗和作法,這些地方秋冬農業開發工作行動快、力度大、標準高、效果好,希望各地認真學習和借鑒。下面,我就當前及下一階段的秋冬農業開發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分析形勢,總結經驗,進一步堅定做好秋冬農業開發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以來,全縣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總目標,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為重點,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不斷探索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大力開展以秋播生產、以茶葉為主的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建設、農田水利建設及農業綜合開發為主要內容的秋冬農業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油菜已完成播種面積40000畝,占計劃任務的38.1%;茶葉基地新建及改造落實計劃面積11407.7畝,其中無性系2150畝。新建茶園已完成抽槽整地面積3300畝,占新建計劃的41.3%,比去年同期增加1460畝,增長61%;茶葉無性系繁苗落實計劃面積130畝,已完成扦插面積52畝;藥材新發展面積已完成7500畝,占計劃的37.5%,比去年同期增加28.3%;已動工新建10萬只養雞場和萬頭養豬場等畜禽規模養殖場各一個,養豚、養羊大戶又有新的發展;水產業在完善養殖小區建設的同時,開辟了小龍蝦養殖,已建成蝦稻連作示范基地110畝,投放蝦種4400斤;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塘堰整修已開始啟動。可以說,今年的秋冬農業開發,特別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呈現出新氣象,其氣氛之濃、來勢之快之大之好是多年少見的,具體有四個特點:
一是規劃早,啟動快。全縣絕大部分鄉鎮都把秋冬農業開發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進行系統的部署安排,既增強了秋冬農業開發規劃工作的主動性和有序性,又提高了秋冬農業開發規劃的科學性和及時性,為扎實推進秋冬農業開發確立了正確的指導。11個鄉鎮都制定了秋冬農業開發規劃,一些重要指標還高于縣下達計劃;大部分鄉鎮召開動員會,組織干部參觀學習,逐村落實了計劃;大部分村及居委會召開村民代表會和戶主會,逐戶落實計劃;石頭咀、草盤地等鄉鎮還召開了規模較大的現場督辦會。
二是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從已制定、分解落實的計劃及已開始的行動上看,各鄉鎮注重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因勢利導,結合當地地理和自然條件,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確立了發展的重點。**等茶葉重鎮突出落實茶葉基地建設面積;石頭咀鎮實行一手抓茶葉基地建設、一手抓無性系育苗;草盤地鎮、陶家河鄉側重發展藥材生產;方家咀鄉側重發展水產養殖;溫泉鎮、金家鋪鎮、南河鎮和孔家坊鄉在突出發展茶葉基地的同時,還加大力度發展畜牧業,加強水利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和秋播,注重統籌推進秋冬農業開發。
三是大規模、高標準建設示范點。各鄉鎮在發展中注重把較大面積的連片茶葉基地當作示范點來辦,使示范點覆蓋了大部分新建基地,大大強化了開發力度,提高了開發質效。溫泉鎮下貝沖村新建茶葉基地集中連片面積達350畝,是全縣今年茶葉基地建設示范點中面積最大的;雷家店鎮程家咀村過去每年只發展茶園100畝左右,今年一次性發展連片面積232.6畝;南河鎮王家道村新建茶葉基地達103.8畝,該鎮的付家坊村已開始動工把全村剩下的80多畝耕地都調出來建茶園,將成為100%的茶葉專業村;**村新建連片基地101畝;石頭咀鎮居委會、孔家坊鄉難作堰村都在山地、坡地、崗地上新建茶葉示范基地,面積都達到100畝以上,形成了整座茶山;金家鋪鎮注重提高建園質量和加強茶葉龍頭企業建設,新建800畝茶園中無性系占600畝,新建了一個總投資達400萬元的志順茶葉加工廠;**鎮已落實茶葉新發展面積2000畝,超過縣計劃900畝。草盤地鎮新發展藥材示范基地過千畝,并且是訂單生產。南河鎮的10萬只養雞場、金家鋪鎮的萬頭養豬場正在加緊建設,溫泉鎮的奶牛場建設項目正在洽談中。
四是從被動發展走向主動發展。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開始由行政推動、示范引導向自發行動轉變。這一轉變是今年產業結構調整中出現的最重要、最令人欣喜的一個發展趨勢。一大批靠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致富的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主動把當家的種糧田、種糧地甚至菜園地調出來或租出來建茶園、建藥園。象南河鎮這樣歷史上發展茶葉氣氛不濃的鄉鎮今年也全部按計劃落實了新建茶園面積。雷家店鎮程家咀村的很多茶農嘗到了種茶的甜頭,今年主動把剩下的田拿出來種茶。
總結前一階段秋冬農業開發的進展和成績,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帶有規律性的認識,這就是:要順利推進秋冬農業開發,最主要的是必須做到“三個堅持”:
一是必須堅持領導重視。領導重視是關鍵。只有領導重視,才會有行動;只有領導重視,才會有進度;只有領導重視,才會有成果。各級領導切實把秋冬農業開發作為當前農業農村的中心工作,建立了主要領導集中精力抓、分管領導專門抓、聯村干部和村干部具體抓的工作推進機制;縣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安排秋冬農業開發工作,親臨現場指導、檢查秋冬農業開發工作;鄉鎮黨委書記、村支部書記充當鄉鎮、村秋冬農業開發第一責任人;大部分鄉鎮還拿出聯村干部和村干部的部分工資與秋冬農業開發績效掛鉤。這些作法,有效地強化了對秋冬農業開發工作的領導,有效地保證了開發的進度和質量。
二是必須堅持以市場和利益為取向的工作方法。利益是發展的根本動力,讓農民在結構調整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是繼續推進調整的最有效方法。長期以來,我們瞄準茶葉等特色產業的市場優勢和發展潛力,圍繞建設“中國茶葉大縣”的目標,捆綁了大量涉農資金支持茶葉等特色產業基地和龍頭企業建設,茶葉等特色產業已發展為農村乃至全縣的支柱產業,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現在,農民發展茶葉等特色產業從被動走向自發,正是我們長期以來堅持不懈地對茶葉等特色產業的發展予以扶持,讓農民從茶葉等特色產業中得到實惠,從而具有了內在發展動力的結果。
三是必須堅持政府主導、業主主體、部門支持、社會參與,共同推進秋冬農業開發。秋冬農業開發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僅僅依靠一個方面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難以湊效。政府只有在落實黨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改善投資環境等方面發揮好主導作用,才能激發廣大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和業主的投資熱情。南河鎮的10萬只養雞場、金家鋪鎮的萬頭養豬場和龍河村志順茶葉加工廠,都是在政府幫助解決建設用地、協調周邊關系、落實有關扶持政策的條件下,吸引社會上的業主來投資建設的;方家咀鄉的小龍蝦示范基地則是靠鄉干部集資租田建設起來的;全縣大面積的茶葉基地建設中既包含有政府和部門的種子種苗、機械作業補助和技術服務,又包含業主的整地、播種、培育管理等勞務和資金投入;藥材基地建設中還包含產品訂購單位的種子種苗和技術支持。
在肯定前一階段秋冬農業開發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看到,開發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突出地表現在“三個不夠”:
一是整體進度不夠平衡。首先,表現在鄉鎮與鄉鎮之間的進度不平衡。絕大部分鄉鎮做到了早規劃、早行動,少數鄉鎮開發的規劃下達滯后,開發進度遲緩。其次,表現在開發項目之間的進度不平衡。在秋冬農業開發項目中,存在重產業結構調整、忽視秋播和農田水利建設的傾向;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存在重發展茶葉和藥材、忽視發展板栗和蠶桑的傾向;在茶葉基地建設中,存在重茶籽直播、忽視發展無性系的傾向;一些地方的塘堰整修進度遲緩,板栗基地建設大部分任務有落空的危險。第三,存在辦點力度大、忽視全面推進的傾向。
二是勞力不夠。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勞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無論是搞秋播還是建設特色產業基地都缺乏勞力。
三是少數地方領導力度不夠。首先是重視不夠,在推進秋冬農業開發上存在怕苦怕難、信心不足、決心不大、步子不快、甚至無所作為的現象。其次是作風不實。有的干部干工作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上、方案上,計劃大、落實小,虛的多、實的少,工作浮在表面上,不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指導不切實際,匯報說不出情況,甚至對完成任務情況采取虛報、瞞報、不報。第三是工作方法不適應。一些地方的干部開展工作仍采用計劃經濟時期的老辦法,不認真學習,不更新思想,不懂市場化方法;不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甚至執行政策走樣,違背農民意愿,損害農民利益,工作起來必然遇到困難,收效不佳。
秋冬農業開發及秋播工作直接關系明年種植結構布局,關系明年農村工作大局,關系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對前一階段秋冬農業開發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從今年的形勢與過去的形勢的對比中,特別是從行動好的鄉鎮與行動慢的鄉鎮的對比中,從農民要求發展、主動發展的高漲情緒中,從當前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中,從前不久全市新農村建設現場會在我縣勝利召開帶來的旺盛人氣中,我們認識到了秋冬農業開發具有極大的潛力,加快推進秋冬農業開發正當其時,完成總體任務不僅必要、而且切實可行。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樹立必勝的信心,堅定成功的決心,進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困難,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就一定能順利推進秋冬農業開發,就能全面完成秋冬農業開發任務。
二、進一步明確任務,突出重點,深入推進秋冬農業開發的各項工作
可以說,從8月下旬到現在,中間包括9月6日的全縣秋冬農業開發工作會議,是我縣今年秋冬農業開發的啟動和辦點示范階段。縣委、縣政府要求,從今天起,全縣秋冬農業開發要在繼續加強示范點建設的基礎上轉入全面推進階段。總的要求是:圍繞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突出發展茶葉生產,加快發展畜牧、水產養殖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和諧。為此,必須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要以發展茶葉基地為重點全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英山的優勢在茶葉,特色在茶葉,潛力在茶葉。茶葉基地建設仍然是今年整個秋冬農業開發重中之重的任務。這是增加農民收入、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強化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業基礎的需要,也是把我縣建設成“中國茶葉大縣”的需要。關于茶葉基地建設,我在這里著重強調五點:首先,全縣每個鄉鎮必須完成或超額完成縣下達的茶葉基地新建任務,決不允許掉任務,要確保茶葉基地規模較快增長;其次,要下大力氣克服技術和資金上的困難,發展良種無性系茶園,提高無性系茶園面積占比,提高建園質量;第三,提倡新建茶園向山地、坡地、崗地進軍,多發展高山茶,為提高茶葉品質打下基礎。第四,新建茶園要精耕細作,下足底肥,播種或栽植良種,確保茶籽能出苗、茶苗能成活、能長壯。第五,大的連片茶葉基地要建好進園公路,方便采茶和運輸。要進一步擴大訂單藥材生產,要努力發展板栗和蠶桑,確保完成任務。要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養殖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加快發展各種專業合作社,鼓勵耕地向專業戶和能人集中,推進特色產業和養殖業規模經營,提高秋冬農業開發質效。
二要以發展規模化養殖場為重點全面推進養殖業發展。生豬價格大家有目共睹,持續上漲的豬價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關注,溫總理親自深入豬場視察生豬生產,研究生豬發展對策,這是歷史上少有的。家禽及蛋品價格也是大幅上漲。各地、各部門要抓住肉類、禽蛋價格上揚的有利時機,切實抓好畜禽水產養殖業。要以標準化、無公害化為要求推進畜禽和水產規模化養殖場建設,力爭南河鎮的10萬只養雞場、金家鋪鎮的萬頭養豬場、溫泉鎮的千頭奶牛場早日建成投產。要按照蝦稻連作模式試點推廣小龍蝦養殖,要積極發展養豚、養雞、養羊、養魚大戶,以養殖大戶支撐養殖小區發展。要在抓好建設和養殖的同時,切實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著力抓好畜牧秋防,著力抓好水產防病治病,確保養殖業生產安全,讓人們吃上放心肉、放心魚。
三要以加快油菜播種和消滅冬閑田為重點全面推進秋播生產。全縣秋播總任務是25.05萬畝,其中油菜10.5萬畝。油菜播種要大面積應用輕簡栽培技術,實行菜籽直播,節省人力物力并加快進度;在品種上要主推中雙九號、中雙十號、中油雜2號和“一菜兩用”品種。目前,油菜籽市場行情看好,每公斤售價達3.8元,創歷史新高。一定要搶抓時機,確保按時完成今年的油菜播種任務。要下大力氣消滅冬閑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能種糧的要堅決種糧,不能種糧的要種上綠肥。
四要以加強塘堰整修為重點全面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要求每個村至少要整修一口大塘(要求整修后蓄水達到5000立方米以上),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幾個村共同整修一口大塘。整修的重點是清淤擴容、加固塘埂,完善進水放水設施,提高抗旱的能力。同時,還要搞好“家門口”工程、病險水庫的安全鑒定、渠系配套建設。要按設計要求,扎實推進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著力抓好南河鎮6000畝農田的綜合開發,保證進度、保證質量,保證按設計要求發揮作用。
三、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認識,強化責任,確保秋冬農業開發取得實效
今年的秋冬農業開發及秋播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大,工作壓力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重。各地必須進行統籌安排,組織好、領導好、指揮好秋冬農業開發和秋播工作,認真抓好落實。
一要強化認識抓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把發展現代農業、加強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措施;今年中央1號文件的主題是“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們當前所進行的秋冬農業開發,以加強產業結構調整、發展以茶葉為主的特色產業和養殖業、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為主要內容,正切合中央的精神,而且也切合英山的實際,切合農民的愿望和需要。我們一定要站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今年中央1號文件的高度,更加重視、更加集中精力,始終堅持發展茶葉產業不放松,始終堅持發展特色產業和養殖業不放松,始終堅持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不放松,始終堅持全面推進秋冬農業開發不放松。
二要強化領導抓落實。首先,要繼續堅持領導重視。要切實把秋冬農業開發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和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繼續堅持主要領導集中精力抓、分管領導親自抓、聯村干部和村干部具體抓的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明確鄉鎮黨委書記為今年秋冬農業開發工作結賬鄉鎮第一責任人,進一步強化鄉鎮聯村干部和村干部工作責任制,確保秋冬農業開發任務落實到基層、到項目、到田間地頭。其次,要轉變領導作風。鄉鎮主要領導要深入實際,研究、指導秋冬農業開發工作,對較大的連片基地、養殖場,龍頭企業、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都要進行認真研究、科學決策。第三,要繼續堅持以市場和利益為取向的工作方法,多用市場的方法、制度的方法、典型引導的方法、服務的方法,真心真意為農民增收辦實事。
三要強化部門配合抓落實。各涉農部門要以服務秋冬農業開發及秋播秋調為己任,盡職盡責。一是財政、農機等部門要落實好支農惠農政策,重點落實好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和糧食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保護和發揮好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二是要進一步整合資金,加大力度支持秋冬農業開發。縣政府決定對發展良種無性系茶園的按每株茶苗0.06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對整修水塘在5000立方或5000立方以上的按每口塘1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對發展桑園的結合東桑西移項目給予適當扶持,對發展連片板栗園30畝以上的按驗收的板栗凼給予板栗苗扶持,對發展油菜的要落實好國家的有關扶持政策。財政、信用社、農行等部門要采取小額信貸、財政貼息、申報項目等方式支持秋冬農業開發。三是要發揮部門的職能作用。農業綜合部門要加強對秋冬農業開發工作的綜合協調;農業部門要在工程設計、技術服務、農資和苗種供應等方面盡職盡責;農機部門要組織好農機下田,發揮農機服務中心和農機合作組織的作用,擴大機耕機種,幫助農村緩解勞力短缺問題;農業執法、物價、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要加大對假種子、假肥料、假農藥的打擊力度,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金融部門要組織好支農資金的發放;宣傳部門要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抓好典型報道,引導秋冬農業開發及秋播健康發展。全縣上下要形成合力,強化責任,全力推進今年秋冬農業開發和秋播工作順利開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