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硫化汞(HgS),含汞量高達86.2%,既是傳統中藥材,也是有毒礦物。其毒性源于汞元素,需嚴格遵循藥用劑量和炮制規范。
1.化學結構與特性
朱砂為立方晶系礦物,常溫下呈紅色至暗紅色,化學性質穩定但加熱至300℃會分解為汞和二氧化硫。天然朱砂常含少量硒、銻等雜質,人工合成品純度更高但毒性相同。
2.藥用價值與風險
中醫用于安神鎮靜時,入丸散劑量控制在0.1-0.5克。超量使用會導致汞蓄積中毒,損傷神經系統和腎臟。現代研究證實其鎮靜作用與抑制中樞神經興奮性有關。
3.安全應用要點
必須經過水飛法炮制降低毒性,禁止與鋁制品接觸。配伍甘草、綠豆可減輕毒性,連續用藥不超過7天。孕婦、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外用治療瘡瘍時需避免破損皮膚吸收。
4.現代替代方案
臨床已逐步采用磁石、琥珀等替代安神功效,血常規和尿汞檢測應作為用藥監測手段。誤服中毒需立即用2%碳酸氫鈉洗胃,并注射二巰丙磺酸鈉解毒。
朱砂的應用必須在專業中醫指導下進行,日常避免接觸粉末和蒸氣。保存應密封避光,與食品隔離存放,確保用藥安全性與有效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