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肚子疼可能是飲食不當、受涼或腸胃感染引起,可通過熱敷、按摩和調整飲食快速緩解。
1. 熱敷緩解痙攣腹部受涼或腸痙攣時,用40℃左右的熱水袋或暖寶寶包裹毛巾敷在肚臍周圍,持續10-15分鐘。熱敷能放松腸道平滑肌,緩解因寒冷或脹氣導致的絞痛。注意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防止燙傷。
2. 順時針按摩促進蠕動
讓孩子平躺,家長手掌蘸取少量溫熱的嬰兒油,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打圈輕揉,力度以孩子不抗拒為準。每次按摩5分鐘,幫助氣體排出,改善功能性腹痛。若觸及硬塊或疼痛加劇需立即停止。
3. 調整飲食減輕負擔
暫停食用冷飲、油炸食品和高糖零食。選擇米湯、蘋果泥或蒸熟的胡蘿卜等低纖維食物,少量多次進食。積食可飲用溫熱的陳皮山楂水(陳皮3克+山楂5片煮水),消化不良時口服益生菌制劑如媽咪愛。
4. 識別需就醫的情況
出現持續嘔吐、發熱超過38.5℃、血便或右下腹固定壓痛,可能為闌尾炎或腸套疊,需2小時內急診處理。非劇烈疼痛但超過6小時不緩解,建議兒科排查寄生蟲或食物過敏。
日常預防需注意腹部保暖,培養飯前洗手習慣,控制冰淇淋等生冷食物攝入量。多數功能性腹痛通過上述方法可有效緩解,伴隨嚴重癥狀時務必及時醫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