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急疹可通過高熱驟退后出疹、伴隨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綜合判斷。典型表現包括持續高熱3-5天后體溫驟降、玫瑰色斑丘疹、頸部淋巴結腫大,需與風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鑒別。
1、熱程特征:
幼兒急疹發熱通常持續3-5天,體溫可達39-40℃,使用退熱藥物效果有限。與其他感染性發熱不同,患兒精神狀況相對良好,高熱期間無顯著萎靡表現。發熱驟退后12-24小時內出現皮疹是本病重要特征。
2、皮疹特點:
皮疹呈直徑2-5毫米的玫瑰色斑丘疹,壓之褪色,多先出現在軀干部位,隨后蔓延至頸部和四肢。皮疹不伴瘙癢或脫屑,持續1-3天自行消退,消退后無色素沉著。此特征可與水痘、手足口病等伴瘙癢的皮疹區分。
3、伴隨癥狀:
多數患兒伴有輕度咽部充血、眼瞼水腫及頸部淋巴結腫大。部分可能出現食欲減退、輕微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但無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癥狀。這些表現有助于排除呼吸道病毒感染。
4、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顯示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C反應蛋白多正常或輕度升高,與細菌感染顯著不同。病毒分離或PCR檢測可明確人類皰疹病毒6型感染,但臨床通常根據典型表現即可診斷。
5、鑒別診斷:
需與麻疹、風疹、猩紅熱等出疹性疾病鑒別。麻疹有柯氏斑和卡他癥狀;風疹皮疹持續時間更長伴耳后淋巴結腫大;猩紅熱有草莓舌和帕氏線。藥物疹多有用藥史且分布不對稱。
患兒發熱期間應保持室內通風,衣著寬松,采用溫水擦浴物理降溫。補充適量水分和維生素C,選擇易消化的米粥、面條等半流質飲食。皮疹期避免抓撓,無需特殊藥物治療。密切觀察精神狀態變化,若出現持續嗜睡、抽搐或發熱超過5天需及時就醫。恢復期可適當增加雞蛋、魚肉等優質蛋白攝入,促進體力恢復。